人一来房价就涨,人一走房价就落?下面看看数据:
第7次人口普查,清楚查出来人口流动的情况,其中从老家搬出来最多的地方就是东北三省加山西,内蒙,甘肃,基本上是东北和华北。
图:各省份人口数量排名
这6个省在过去10年都是人口净流出的地方。如果过去10年在这6个地方投资房地产的话,赚钱肯定不多,甚至可能是亏钱。尤其是东北三省。
东北三省除了经济条件不足以外,还有一个候鸟习惯,冬天太冷,大家都跑到了海南去居住,所以在海南省的人说东北话的人特别多。
山西自然条件应该是不错,它有丰富的地下煤炭资源,但是移居外地的也非常多。可能是过去的腐败现象太严重,一些人被迫移居到外地。
人一走茶就凉,房子空没人住,脚决定房价。
而数据显示,广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,妥妥的人口“赢家”。
广东省和山东省成为唯二人口过亿的省份,同时二者都属于沿海的省份,在先天基础上评分秋色,但房价却差不不少——
以二个省份最具代表的城市房价为例,广州市2021年5月房价平均35096元/平米,青岛市21年5月房价则为16647元/平米,二者相差了一倍还多,那么人口均超过1亿的两个省份,为何房价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?
产业类型的差别:
山东省最强的产业就是在重化工这一方面,而众所周知的这些产业都是投入大回报也大的产业,重化工产业在前几年都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,现在正处在短暂的回落时期;
广东相对而言开放程度更高,并且产业结构更加全面合理,广东也是名副其实的经济第一强省。
投资观念的差别:
房子作为一种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产品,南方群体更喜欢经商,购买意愿会更加强烈,所以导致了同样是人口过亿的两个省份,房价却呈现出不小的差别。
所以从人口数据的变迁,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?
1、三四五六线县城的房子不要随便碰,而强人口流入的核心城市的房价可能会继续坚固。
很多人说房价涨跌,长期看人口,现在生育率这么低,未来房子肯定会跌。其实不是这样,相反的,人口如果持续减少。人少之后,剩下的人更需要抱团,因为一个区域人少。 人们不得不往大城市迁移,大城市可能会更加繁华,比如说德国老龄化特别严重,全国人口不过8315万,其中1/4是老人。
德国的房价近几年涨得特别快,欧洲房价增速最快的十个城市有四个在德国。 柏林的房价更是全球房价涨幅第二,因为人群会聚集,需要配套的生活设施。 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,但是东京的房价已经连续涨了11年。人口减少会让小城市的房价难以支撑,但是不会影响到核心城市的房价。
2、学区房的概念“可能会消失”
家长们早就看准了教育内卷会给学区房贡献源源不断的接盘侠。
但进入到2021年,学区房频繁被点名,与教育有关的这一投资又挨锤了。
4月30日,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点名学区房:“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”——会议提出,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,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。
你理解了国家未来的趋势,顺应这个趋势才能吃到发展的红利。
第七次人口数据普查数据公布,尽管我们看到,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房价仍然安全,但是学区房这个概念可能会消失,因为学区房的本质不是为了教育投资,而是利用教育投资。你给孩子找好的家教,带她去旅游,这些钱是你花掉,才叫做教育投资。
现在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两个结果。第一,出生人口少,等这些孩子长大之后,教育资源会出现过剩,学生少,老师多,考生少,学校多,那么学区房的价值还能保持吗? 第二,学区房带来的教育压力不利于国家鼓励生育,不顺应国家政策,别的房价不好压制,想打压学区房的太容易了。